李衍蒨:含著硬幣的兒童

A+A-
考古學家於波蘭發現一墓地,當中的骸骨口含著硬幣,相信與當時的宗教信仰有關。 圖片來源:Gminne Centrum Kultury w Jeżowem/Facebook

近日,波蘭喀爾巴阡山省(Podkarpackie)尼斯科縣(Nisko)一村莊附近進行修路工程時,意外發現了一墓地,當中共有 115 兒童遺骸,佔所有骸骨的 7 至 8 成。當考古學家仔細檢查時,更發現他們的口裡含著硬幣。

參與這個項目的考古學家 Katarzyna Oleszek 認為,此舉肯定與當時的信仰有關。這些硬幣於前基督時代的墓葬文化中稱為「Obols」,是供亡者賄賂擺渡人的「貢品」,以求順利渡過冥河。此習俗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及羅馬時期,一直到 19 世紀,教宗庇護九世(Pope Pius IX)時代仍在實行。這種為亡者靈魂提供「買路錢」,希望在陰間順利上路的做法,亦常見於不同文化。例如道家的破地獄、之前提及過於 2005 年匈牙利南部手握銅錢的綠色嬰兒木乃伊、又或是大家常聽到的古埃及「死亡之書」(The Book of the Dead),當中特定的禱文都與「Obols」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透過分析及檢查,研究人員發現銅幣約於 16 世紀末到 17 世紀中期鑄造,約為波蘭和立陶宛聯邦國王齊格蒙特三世(Sigismund III Vasa)以及卡齊米日(John II Casimr)的執政時期。而除了口中的硬幣之外,墓地中並無其他陪葬品,甚至連棺材釘及棺材把手都沒有。Oleszek 由此推斷,死者生前屬於比較低下及貧窮的階層。

考古學家在其中一個墳墓發現 4 副兒童骸骨,他們的頭都放在同一方向,身體亦無重疊。 圖片來源:Gminne Centrum Kultury w Jeżowem/Facebook

考古學家在其中一個墳墓發現 4 副兒童骸骨,他們的頭都放在同一方向,身體亦無重疊。按照分析,放在最旁邊的骸骨比其餘 3 副更為年輕。而從埋葬方向及保存的狀態推斷,這是一個天主教墳場,這樣證明亡者雖然來自社會低下階層,但在死後依然有被妥善照顧,而這些骸骨會於人類學家或生物考古學家分析後重新埋葬。相信隨著工程的發展,考古學家會慢慢從泥土中,發現更多有關這個古代墳場的痕跡及故事。

看到這個考古發現,我想起與波蘭教授工作時,她曾經分享父母如何安葬胎死腹中或夭折的嬰兒:由於波蘭是一個天主教國家,墳場一般只會「收容」已經受洗的屍體,但早夭的嬰兒尚未來得及受洗便離世,神父也不會為屍體受洗。為免屍體被隨便處理,父母們想盡辦法令孩子得以受洗並好好安葬,於是便想到將嬰兒放到烤箱,將其「焗」到極為溫暖,再帶到神父面前。這時候神父會摸到屍體是暖和的,然後再將一條羽毛放到嬰兒鼻口上,以營造嬰兒在呼吸的效果,希望神父能為小孩受洗。

不論是「買路錢」還是為嬰兒「領洗」,都是生者或父母在無法挽救小孩生命的前提下,想盡辦法為他們提供最後的安身之所,以免亡者無處容身。

參考資料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一名香港土生土長的骨頭說故人,馬不停蹄地飛到世界各地尋找及代言骨頭的故事,讓他們成為事情最後及誠實的無聲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