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日本經濟泡沫爆破,平均年 GDP 增長率不足 1%。每當談起日本經濟,媒體大多描述日本經濟不景、人口老化、國民過度儲蓄而不消費。由「失去的十年」,轉眼被說成「失去的三十年」。
日本在 1990 年至 2019 年期間,有 21 年的 GDP 年增長率低於 2%,人均 GDP 有 20 年少於 2%。OECD 國家的平均 GDP 年增長率為 2.09%。香港同期只有 6 年 GDP 年增長率低於 2%,但有 20 年人均 GDP 增長高於 2%。相比之下,以 GDP 增長來看,日本便屬於所謂的經濟低迷。
三十年「負重跑」
30 年以來,日本是「負重跑」,背負著比其他地方要高的老年人口比率。1990 年日本的老年撫養比為 17.0%(64 歲以上人口除以 15 至 64 歲人口),香港同年為 12.6%。直至 2019 年,日本的老年撫養比已升至 47.1%,為 1990 年的 2.7 倍;香港則增加到 24.9%,約為 1990 年的 2 倍。
日本在 1968 年起超越德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1990 年日本人均 GDP 達 3.8 萬美元(2010 年美元基準),為當時香港的兩倍有多。即使在 1991 年經濟泡沬爆破,日本至今仍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這意味著日本背負更多的老年人口時,維持在經濟泡沫時期頂峰的經濟規模。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的勞工平均工時自 1990 年以來呈下降趨勢。1990 年日本的勞工平均年工時為 2,031 小時,到 2019 年已下降至 1,644 小時。雖然日本聞名於長工時,甚至時有過勞死個案,但數據顯示,平均而言日本人工作更少,生產更多。
那麼日本聞名的長工時是甚麼一回事?儘管日本的平均工作時間在減少,並不等於所有工人的工作時間都縮短,近年平均工時減少,可歸因於兼職人員(主要是女性)數量增加。近 30 年以來,仍有約 15% 至 20% 的工人每週工作達 60 小時或以上。日本的勞動力問題是 —— 既患寡,亦患不均。
勞動人口可補足
短期而言,如果日本真的要補充勞動力,引入更多外籍員工及助其融入社會是方法之一。例如護理工作,在日本便難以招募充足人手,職位空缺比實際求職人數多 60%。2018 年,日本政府宣佈擬定「指定技能」的工作簽證,計劃在 2025 年前於多個行業接收 50 萬新勞工。
長遠而言,在高齡化社會延後退休年齡來增加勞動力是大勢所趨。日本在 2021 年 4 月開始實施修訂後的「高年齡者僱用安定法」,要求企業通過提高或取消退休年齡、以及返聘等方式,為有意願的老年人提供就業機會,直到他們 70 歲為止。2020 年保險公司「日本生命」所作的調查顯示,有 64% 受訪者表示願意在退休年齡後繼續工作。現時日本 65 至 69 歲人口有 797 萬人,按此比率,相當於可釋放 510 萬的老年勞動力。
高齡化也存在商機。日本有所謂的團塊世代,指在 1947 年到 1949 年戰後嬰兒潮中出生的日本人。他們總人數超過 800 萬,手握 80 兆日元退休金,成為各產業的「淘金」目標。這批老人家將成為刺激消費的新主力。
經濟問題亦是社會問題
日本的社會和經濟問題千絲萬縷,人口老化拖累經濟只佔一小部分。相比欠缺勞動力,日本更欠缺高效的勞動力。二戰之後,日本的終身僱員制培育了一班忠於企業,營營役役的員工,締造日本經濟奇蹟。但當經濟泡沫爆破,企業未來得及變革創新,這班遵循集團主義的上班族便成公司負資產。千葉商科大學前教授島田晴雄批評,因上班族習性差劣,日本 40 年來生產效率極低,他們只因循做事,有糧出便可以。
這邊廂佔據著終身僱員職位的員工低效工作,那邊廂公司正開設愈來愈少「正社員」職位,通過僱用兼職或派遣員工,以節省勞工開支。企業企圖透過削減成本與壓迫員工來達成業務目標,造就許多在職貧窮的員工。工作無法脫貧,勞工就惟有延長工作時間或身兼數職。有研究亦印證,貧窮會令工人生產力下降。貧富懸殊的社會,使社會更流失經濟活力,日本要救活經濟,除了關注數字上的 GDP 增長,也要改革僱傭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