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許多名人過身,12 月連續傳來訃聞,有幾個捱久一點就能夠看見 2023 年的日出,例如英國時裝設計師 Vivienne Westwood,還有著名日本建築師磯崎新。
磯崎新這個名字,對於一般港台讀者而言可能比較陌生。他的作品多數都位於日本,部分散落在意大利、西班牙、德國和美國等西方國家,但 2000 年開始增加了不少在中國大陸的作品,例如北京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哈爾濱音樂廳,值得一提的還有成都日本侵華罪行館。日本人建築師設計有關太平洋戰爭侵略史的博物館,成為了一時的話題,連「人民日報」和中新網都有報道。
2019 年,磯崎新獲頒被稱為建築界的諾貝爾獎的「普立茲克建築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是第七名獲頒該獎的日本人。考慮到他 87 歲的高齡,加上 1950 年代末已經出道、以及 1980 年代活躍於世界先鋒建築界的經歷,不難怪當時的媒體會說這是一個「遲來的獎項」 。不過起碼在過身前獲獎,總算不太遲。
在某程度上,令磯崎新成名的不是特別哪一個建築作品,而是他作為建築理論家 —— 尤其後現代建築的理論與批評。他在 1971 年出版的「到空間去」(空間へ)及 1975 年出版的「建築的解體」(建築の解体)基本上開啟了日本後現代建築的潮流,確立了他在先鋒建築界的地位。磯崎新的後現代建築理論接替流行一時的「新陳代謝主義」,在乾淨進步的未來想像中,加入脫序但充滿活力的混沌風景。
以拍攝九龍城寨為人熟悉的日本攝影師宮本隆司,他的成名寫真集「建築默示錄」中,磯崎新寫下了名為「廢墟論」的序言,正如文章開首的宣言:「所有未來都市都是廢墟」,「廢墟」不單指建築物的毀滅,而是「曾經存在過甚麼」的證明,同時會成為「可能會有甚麼」的象徵。戰後日本從戰敗的歷史重新出發,在短短的十年間完成重建,進入高速成長期。對於磯崎新,他的原風景是被炸成荒原的廢墟,而廢墟所代表的是建造可能性。舊的廢墟消失,新的廢墟出現,非理性的部分成為都市的留白,引發下一波的創造。
「建築默示錄」收錄了幾張九龍城寨的照片,成為該寫真集中惟一仍然有人居住和使用的「廢墟」,也具現了「廢墟論」中所講的混沌與創造。這篇短文提前總括了 1990 年代的日本廢墟熱潮,同時是他後現代建築理論的小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