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yashi:哥斯拉是一個甚麼的表象?

A+A-
「哥斯拉」電影系列跨越逾半世紀,眾多作品間出現無數矛盾,不同電影中呈現的哥斯拉,個性及能力都對照了當時日本的社會現象;圖為電影「真.哥斯拉」劇照。

「哥斯拉」是一個很難評論的題目,難處在於其多樣性。一部年紀逾半世紀的系列電影,因監督劇本的多重因素,眾多作品間出現無數矛盾。有殘酷無情的哥斯拉,也有人性化得會聞歌起舞的;有些走路都要一步步來的,也有擁有飛行能力的。

哥斯拉在日本的電影界、文化界具有特別的地位,作為社會現象也與現實政治有許多的對照可能性。它一方面是一隻虛構的怪獸,另一方面其大腳卻踩在「現實」的日本城市上。在 1954 年的日本社會中,以「核爆怪獸」為副題名上映的電影,很難說它與二戰的歷史完全無關,製作「氧氣破壞劑」殺死初代哥斯拉的芹澤大助博士,本人與其研究也有參與二戰的背景設定。

1954 年上映的初代哥斯拉電影「哥斯拉之誕生」,其副題名為「核爆怪獸」;圖為電影海報。

哥斯拉在初代電影中,是日本南方虛構小島「大戶島」的傳說的半神怪物,因核爆而甦醒,當時它還有一個後來甚少提及的漢字名字 ——「吳爾羅」(日語中音同哥斯拉)。後來的作品中,說法卻又改成「二戰死者的怨靈聚合體」,所以哥斯拉一直都是從南方來到東京,其實是另類的回巢。川本三郎認為這是為甚麼哥斯拉從來都是在銀座北上的原因,因為它不能破壞皇居。而赤坂憲雄則認為哥斯拉是對終戰之際作出「凡人宣言」的天皇感到失望,於是敗興而歸。

在「哥斯拉精神史(ゴジラの精神史)」中,小野俊太郎嘗試剖釋這隻特攝界的經典怪獸,將其分成不同的性格面向,例如:敘事詩、海獸、兵器、原始生物等等。但每個面向的論述都彷彿有扣連又互不相干,結果所謂的分析只是無限聯想的遊戲。即使從黑色巨獸登陸東京灣的畫面,連結到迫使江戶開港的美國「黑船」,以及「幻之本土決戰」—— 即二戰中沒有發生過的日本土登陸戰,再推想哥斯拉其實反映了美軍的佔領歷史,這些聯想也無法與哥斯拉所衍生的其他文化意義扣連 —— 起碼小野達不到他預期的成果。

於是,「哥斯拉」的討論只能建立在單一或特定時期的作品上,無法從系列全體中講述。比較文化學者豬俁賢司則點出,「哥斯拉是甚麼的表象?」這個問題從根本上是無意義的,等於是在問「太郎先生是甚麼的表象?」一樣,只不過是企圖將自己無法理解的事排除,把對象切削成自己理想中的形態。

從結果而言,我們只能談論「哥斯拉」作品普遍具有甚麼性格,而這些性格又如何與特定的作者取向及社會現實對照。正如這隻巨大的生物是同時具有爬蟲類與哺乳類特徵的四不像,其作品系列的性格也是一個大雜燴。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