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奧巴馬經濟遺產?(上)

A+A-
奧巴馬任內美國經濟復甦,他有多少功勞? 圖片來源:路透社
奧巴馬任內美國經濟復甦,他有多少功勞? 圖片來源:路透社

奧巴馬卸任在即,各大傳媒盤點任內 8 年經濟政策,一方面肯定奧巴馬帶領美國走出金融海嘯危機,另一方面批評改革措施不足,成果「不夠完美」。經濟雖然是數據主導的範疇,但統計數字並非事實的全部,要客觀評價功過,不可不知其背景。譬如,論斷奧巴馬的經濟遺產之前,不如先問一地經濟與該國領袖有多大關係?

經濟復甦關總統事嗎?

經濟體運作本已相當複雜,加上貿易全球化,一國總統對一地經濟的關係往往不如民眾所想像密切,美國財經記者 Ben Casselman 就主張,不論總統是布殊還是戈爾,房地產泡沫爆發的效應別無二致;不論是麥凱恩還是奧巴馬主政,經濟復甦所需時間相距不會太遠;但這並不代表總統的經濟政策毫無效用,相反,政令(最低工資、稅制、基建、教育等)能起長遠效果,而如何應對危機亦因人而異,例如大部分經濟學家都同意奧巴馬一系列刺激經濟方案如「美國復甦與再投資法案」(American Recovery and Reinvestment Act)有助扭轉經濟衰退。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Paul Krugman 於 2014 年年初批評刺激方案力度不足,無助擴大就業,但其後兩年就業升勢強勁,為 1999 年以來表現最好,2016 年失業率全年維持 5% 上下,幾乎全民就業。從結果看,他預言的「悲劇」並無發生。

金融時報主筆 Martin Wolf 則指出,一般而言,白宮政策的影響有限,難以奠定美國經濟的表現,但是次情況有別,面對金融海嘯及黨派分裂的威脅,奧巴馬的政策毫無疑問是成功的:「成功並不意味完美,也不代表所有經濟挑戰已經解決……但奧巴馬確實奠下穩健的基礎。」Martin Wolf 將經濟復甦歸功於刺激經濟方案、挽救汽車工業迅速穩定金融市場等政策成效昭彰:自 2010 年就業回升以來,私人市場增加近 1,560 萬就業機會;1970 年代以來,本季實質工資增長最快;2016 年第三季美國經濟體比金融危機前擴大 11.5%,人均實質 GDP 高出 4%。對比歐元區長期蕭條,便知美國經濟復甦並非必然,例如法國失業率自金融海嘯起便高踞不下,至今仍徘徊 10% 高位。

世上最大權力的人也只能影響經濟,不能操控。 圖片來源:路透社
世上最大權力的人也只能影響經濟,不能操控。 圖片來源:路透社

不過,總統無法控制的因素比所能控制的因素更多,包括:

全球經濟放緩:消費力弱,吞吐外國出口自然減少,導致美國 GDP 徘徊低位,富裕國家更難免踏入低增長時代

人口結構變化:戰後嬰兒一代開始退休,美國勞動人口參與率連續 70 年下降,發達國家生育率低,人口老化已成趨勢;

自動化日益普及:機械陸續取代人手,奧巴馬的刺激方案挽救了汽車工業,但不能阻止工作自動化,而杜林普承諾「帶回」製造業機會,也不見得會成功,因為自 1980 年起,美國製造業出產量逐年攀升,現時更達到峰值,在各標準而言十分成功,不過行業人手卻持續減少(更不要說杜林普拉攏孫正義投資的軟銀部門專責研究以自動化取代人手);

生產效率低落:雖然美國勞工生產力仍然冠絕七大工業國組織,但近數十年持續下降,美國經濟學家 Robert Gordon 指出,1870 至 1970 年間,世界見證不少劃時代科技誕生(如疫苗、醫藥、汽車、飛機、電燈、電視等),及至近 50 年,除了 IT 業,其他範疇生產力均見驟降,顯示「突破世紀」(Special Century)已然過去,全球經濟持續放緩,前景悲觀;

國會黨派分裂:共和黨早於 2009 年便聲言全面不合作決意反對奧巴馬政府所有政策,奧巴馬在任 8 年,民主黨控制兩院僅短短 2 年,其餘時間法案大多被共和黨拉倒,包括調升聯邦最低工資至 10.1 美元、3,000 億美元 4 年交通基建方案(與此同時共和黨不斷抱怨美國基建每況愈下)、學生貸款改革兩性工資平等法案移民改革措施(由共和黨人建議,遭共和黨人否決)、氣候變化排放管制、為有意增聘人手的企業提供一年免稅優惠等,保守派政治學家福山法蘭西斯形容美國民主已淪為「否決統治」(Vetocr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