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不幸有許多種,末日也有不少方式:戰爭、疾病、核冬天、氣候變化、殞石撞地球、超級火山爆發等等,今日末世論愈來愈不似危言聳聽。歷劫之後重建地球,除了「努力造人」,最好每種生命均有後備,毋須由頭起步篳路藍縷。為生命體備份,做法不及末日種類之多,那人類有甚麼選項?
自 2013 年起,美國太空總署(NASA)便以紅外線監察太空,探測有否天外來物危害地球。就在今月,NASA 宣佈有 10 顆小行星的軌道對地球構成「潛在威脅」,幾年前也有一顆距地球 15,000 公里以外劃過,以宇宙規模而言,可說是險過剃頭。
就算外憂從缺,內患一樣可怕。「人新世」(Anthropocene)標誌人類對世界面貌的大幅改造,其中破壞污染居多,導致今日面臨第六度大滅絕,物種的絕種頻率比 6,000 萬年前快近千倍,平均大約有 200 至 2,000 樣物種絕跡,其中海鳥本世紀末更有可能因「白色污染」而全面滅絕。
鑑於當代威脅一方面是日常性質(例如環境污染、氣候變化),另一方面屬於突發(例如核戰爆發、殞石墜落),生命備份計劃極有必要,而且刻不容緩。全球正積極建立生命後備庫,例如現有多達上千個種子銀行或類似組織,亦有所謂「冷凍動物園」(frozen zoo)儲存動物的胚胎、卵子、精子及基因以備不時之需,而重組基因序列已相對簡易普遍,假如日後科學家能按相關資訊製造出 DNA,就等於將生命備份於數據中。
然而有一難題:後備庫應該置於何處才安全?孤懸海外的挪威末日種子庫上月遭凍土融冰沖擊;動物冷凍精子則有解凍之虞,而雪藏亦不敷世紀之用;甚至地球也是高危地區。既然後備計劃旨在末世災後重建,理論上不宜於地球儲物,唯一相對安全的地方是太空。
自從有實驗證明種子能捱過短期太空之旅,科學界便對太空站甚或火星種植躍躍欲試。不過,外太空的輻射極強,或會損害 DNA,例如火星環境嚴苛,人類必須深入地底生活,才能規避地面上的強烈宇宙輻射,似乎亦不宜儲放後備庫。地球的磁場能抵禦部分宇宙輻射,因此近地軌道(low Earth orbit)--離地球表面約 2,000 米高--應是挪亞方舟的理想停泊點,一旦世界遭逢不測,再安排機械人或太空站人員負責送返地球即可。
現時已有類似計劃,打算將生物資訊儲放於月球、太空飛船乃至太陽系的衛星。懷有末日意識未嘗不是好事,不過人類亦須謹記:「世上沒有 Plan B,因為(暫時)沒有 Planet B。」地球人的首務仍然是重整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