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和平:走得快,好世界 —— 我說的是「走塑」

A+A-

文:綠色和平資深項目主任 馬子琪

香港人生活節奏急促,凡事講求效率,不論工作玩樂都要快人一步。但在環保方面,卻提不起勁,甘願落後於人。尤其是全球熱議的塑膠污染問題,當多國政府及企業區爭相展示長遠的「走塑」大計,香港卻依舊慢條斯理,只推出一些零星的走塑小措施。香港貴為國際大城市,政府及企業均應盡世界公民的責任,加快腳步推動全城走塑。事實上,訂立全盤走塑計劃的益處多籮籮;做到走塑,就不會「走寶」了。

香港人追求方便快捷,因而滋長了即用即棄文化,每天生活受到即棄塑膠製品(如膠樽、膠袋、膠餐具)包圍。使用即棄塑膠雖然省時方便,卻嚴重破壞自然生態,甚至威脅人類健康。聯合國稱塑膠為「有毒的定時炸彈」,絕無誇大。塑膠難以分解,卻會分裂成微細的碎片;一旦流入海洋,就會隨洋流漂至世界各地,海洋生物會攝入塑膠及其吸附的有毒物質。更有研究指差不多所有海鳥以及 3 分之 1 海龜都曾誤吃塑膠。塑膠不但危害生態,全球多國超過 8 成的食水樣本、逾 9 成的樽裝水樣本驗出含微塑膠,引證塑膠污染無孔不入。雖然攝入塑膠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仍有待確定,但要防患於未然,即棄塑膠還是「走」為上著。

除了有食水樣本含微塑膠,近日有研究發現樽裝水樣本都含有微塑膠。
香港以外,塑膠污染是全球各地都要面對的問題。圖為菲律賓馬尼拉的一片濕地,片地都是即棄塑膠垃圾。

走塑除了可以拯救危在旦夕的海洋生態,亦能紓緩垃圾塞爆堆填區的壓力。本港回收政策及基建不足,塑膠回收率長期低於 15%。而回收業的物料收集、分類、循環再造等工序的發展向來不成熟,本地回收商一直依賴內地接收垃圾,已失去自行回收塑膠再造的能力。但內地今年開始收緊回收物料進口政策,變相令更多垃圾送到堆填區。就算把塑膠垃圾轉送至發展中國家(如越南、印度),說穿了只是把自己製造的爛攤子諉過他人,此等自私行為實在說不過去。加上政府最快將於 2019 年底實行廢物收費,無論是政府、企業和市民,減少使用即棄塑膠製品都有助減輕荷包的負擔。

台灣上月擴大走塑政策,明年便開始管制膠飲管。

如果說,香港落後於人是因為走塑本身不切實際,這個說法恐怕是不成立的。鄰近的台灣在短短半年便擬好全面的走塑政策,快速拋離一向以高效率為傲的香港。面對全球塑膠污染,台灣早已洞悉先機,去年台灣環保署與多個環保及公民團體共同建立「台灣海洋廢棄物治理平台」。上月發佈「台灣海洋廢棄物治理行動方案」,擴大走塑範疇 —— 針對市民常用的即棄膠袋、台式飲品膠杯、膠飲管和膠餐具,台灣政府規定 2020 年所有餐廳堂食不可再供應上述用品,2025 年連外賣食品所用的即棄塑膠亦須徵費、預計 2030 年全面禁用。特別是膠飲管,最快於明年起受到限制,屆時台灣有可能是第一個管制膠飲管的國家。

香港岸灘遭受塑膠污染,早前綠色和平到銀礦灣拾到大量即棄塑膠製品,包括膠餐具和膠飲管等。

反觀香港,政府和企業推行的所謂走塑方案,只不過是用以應付外間輿論壓力的小對策。先說政府,來年將會實行的廢物收費,比起台灣遲了 20 年;雖然上月起所有政府場地的自動售賣機已停售 1 公升或以下塑膠樽裝水,但走塑配套不足,未有裝置足夠飲水機,市民難免為了解渴而購買其他樽裝飲品。而除了這個小措施,政府沒有打算管制其他塑膠製品,如即棄餐具、膠袋等。

企業的走塑成績同樣令人失望。以快餐業為例,不論堂食及外賣均濫派即棄塑膠製品,縱使有大型快餐連鎖店開始意識到走塑的重要,但沒有任何一家快餐店願意訂下長遠和具體的減塑目標和時間表。例如美心快餐雖於今年 1 月起停用發泡膠容器,但未有承諾於堂食停用所有即棄塑膠製品;大家樂亦指今年會逐步減少於堂食使用塑膠餐具,但至今仍未有實質的計劃向公眾交代。

在過去多年,香港的環保表現都跑輸幾條街,我們是時候下定決心,抓住走塑帶來的好處。在塑膠污染造成不能挽回的破壞之前,政府和企業必須盡快訂立長遠的走塑目標和時間表,並積極研發有利的營運模式,讓可重用包裝取代即棄塑膠,趕上國際的走塑行列。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