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ster Ho:網民的哀愁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Facebook 的劍橋分析事件發展至今,大概讓很多人大跌眼鏡。網絡科技以方便生活之名,收集海量的個人資料,多年來媒體都有談論,而用戶數量達 20 億、每天記錄著用戶互動細節的 Facebook 常常都是被媒體評論的主角。大家都知道這個計時炸彈會有引爆的一天,只是想不到爆得如斯轟烈。Mark Zuckerberg 需要出席多個政府聽證會,網絡名人發起 #DeleteFacebook 杯葛行動,媒體亦陸逐揭露 Zuckerberg 有特權刪除用戶訊息等花邊消息,即使事件在商業層面對 Facebook 影響不大,但卻災難式重創品牌和 Zuckerberg 本人的形象。

隨著醜聞發酵,火頭慢慢波及另一間科技巨頭 Google。不少網民在事件發生後分別下載了自己在 Facebook 和 Google 的數據包,驀然發現 Google 掌握的數據比 Facebook 更廣泛、更詳細,無論是用戶的行蹤還是觀看 YouTube 的紀錄,在 Google 的檔案庫基本上是一覽無遺;另外,很多用戶會開設幾個帳號,藉不同身份去做「適當的事情」,不難想像科技巨頭的演算法早已把這些帳號結合,還原一個比你身邊人更認識你的個人檔案。事實上,Google 多年來免費提供地圖、電郵郵箱等極方便的服務,並利用收集到的數據推送度身訂造的資訊,它儲存的數據量比 Facebook 龐大是無可厚非的,只是現在反 Facebook 的民情風高浪急,看起來 Google 也應該準備就緒,應付潛在的公關危機。

百度行政總裁李彥宏(左)近日言論引起譁然。 圖片來源:路透社

近年各行各業都大力拓展體驗科技,例如本欄經常介紹的零售科技,並非每間公司都願意在濫用資料和貼心服務之間劃一條清晰的界線,用戶要捍衛個人資料就變得相當困難。我認為問題的癥結是科技企業家的心態,百度李彥宏最近公開稱中國網民願意用私隱換取方便的生活,引起極大迴響,到底要有便利的生活,是否必須犠牲個人私隱?或許李彥宏的說法正是深植於很多科技企業家腦袋的信念,而潛台詞是用戶根本無能力捍衛個人私隱,正如每次發生用戶私隱外洩事件的時候,我們最積極可以做的只是刪除帳號,可是每個人都有其生活,不少人更因為工作關係必須在手機安裝「會洩露個人資料」的程式,即使明知會遇上資料外洩風險,也要繼續使用。

無奈的是,這確實是網民避無可避的窘境。雖然現時有些服務提供付費方案,保障你的資料不被用作分析用途,或者把你的資料用匿名方式儲存,但即使沒有你的資料,它仍然有千千萬萬其他用戶的資料,製成它的分析模型。只要你一天仍活在網絡世界,演算法其實很容易可以把你當刻的紀錄和它的模型配合,利用千變萬化的手段,去說服你購物消費、投票給某個候選人,甚至乎利用數據去詐騙用戶的親友。要打擊這類無日無之的個人資料販賣勾當,各地政府提出的方案是加以規管,例如中國在兩會期間建議完善網絡安全法,制定保護用戶隱私數據的 3 個原則。事實上,立法規管確實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不過按照過往的經驗,這類法案的細節往往會把個人資料的掌控權,從商業機構轉移到政府手上,對網民來說到底是一個解決方案,還是另一種憂慮的開始?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任職跨國科技公司,網站 Outside 成員。

http://www.outside.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