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ster Ho:封殺小熊維尼的背後——網絡主權爭奪戰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本欄曾提及中國打算收緊網絡自由,進一步限制民眾使用 VPN「翻牆」到國外網站;事隔半年,中國又傳出幾則相關新聞,包括蘋果電腦在中國的 App Store 把幾款「不符合規管」的 VPN 應用程式下架、官方試驗「一鍵關停網站」等。

每當這些新聞出現的時候,網民往往會出現截然不同的反應:部分人認為中國不斷倒退,很快便會把網絡變成內聯網;另一些人則反駁「中國內聯網」的說法是危言聳聽,誤讀了中國大陸的網絡政策。

從事情的發展來看,這些管制不僅是為即將來臨的十九大「維穩」,而是呼應著習近平去年在浙江烏鎮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中堅持網絡主權的主張。多年來,中國政府默許民眾翻牆,當然是知道網絡流通對開放經濟的重要性。可是這種「留有餘地」的政策方向,不代表政府要放棄網絡主權。從年初宣布將來使用 VPN 需要登記,慢慢取締民眾常用的 VPN,主要是確保官方掌握網絡的絕對控制權。一旦有任何的網絡騷亂,官方都能夠即時察覺騷亂來源並有所行動,甚至實施臨時的網絡戒嚴,從中國的管治思維來看,是合情合理的做法。

這種堅持網絡主權的思想暗示,只要商業機構願意像蘋果電腦一樣入鄉隨俗,中國依然歡迎外國資金進入市場推動經濟增長,並容許他們連接國際的網絡世界,但企業的網絡行為則需要被紀錄及監察。至於民眾的資訊流通自由,則與商業機構的等級並不相同,所以可以進一步收緊,改善國內網絡空間的治理發展。

對於中國網絡管制政策,我們著眼的大概是會否波及香港的網絡自由,然後調侃一下小熊維尼被網絡封殺的新聞。可是對中國來說,中國管制互聯網的手法將會是網絡空間治理的「中國方案」,回應了國際社會在網絡安全、反恐上的不安。中國方案旨在提出一種互聯網新秩序,解決了現時互聯網強調自由人權,卻忽視了公平和均衡的老問題,同時提升中國在網絡空間的話語權。

中國方案背後的邏輯是自由會帶來失控。為了社會的穩定發展,我們要有所取捨。這種邏輯是中國家長式管治的重要基石,它往往把事情延伸得太過極端,又將自由演繹成社會動亂的禍根,這與國際社會的普世價值有很大的分歧。事實上,網絡治理確實是一個全球議題,惟收緊自由不是唯一的方案。以英國為例,其網絡治理的信念是「自由而非無法無天,開放而非放縱」。透過成熟的公民教育和法治機制,網絡空間的治理也可以井然有序。由此可見,網絡世界已開展了新一輪的意識形態之爭,在這場網絡冷戰中,「黑客入侵」和「網絡管制」等關鍵字將會陸續有來。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任職跨國科技公司,網站 Outside 成員。

http://www.outside.hk/